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澄 城 的 桥》

发布日期:2022-05-12 15:56:58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

陕西省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陕西省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澄城地形地貌复杂,志书上有“三梁一原”之说,遍布在这“三梁”之间的便是恣意曼延、纵横交错、深深浅浅的沟壑,好像被神人用巨斧横劈竖削过。生活在这些沟壑梁峁间的人们要过日子,要往来沟通,于是,河谷沟道里便有了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桥。

据《澄城县志》记载,从明嘉靖三十年(1551)到1940年,官府和澄城仁人志士在县境各河流修建的砖、石拱桥就有12座,不少沟壑还筑有土桥。新中国成立后,澄城的桥梁更是快速增多。1949年至1989年40年间,县境内修建各类桥梁达14座。这些桥绝大部分都建在河谷里,长则百十来米,短则几米到十几米,有砖砌的,也有石垒的,有专家精心设计的,也有村民自己搭建的,有的设护栏,雕花纹,饰图案,志年月,如富家子弟,衣着华美,名位显赫;有的立石礅,架石板即成桥,普通得如乡野布衣,无名无姓。虽然如今河水几近干涸,但相对台塬之上,毕竟地西河大桥势低洼,土层湿润,草木就显得茂密。特别是夏秋多雨季节,河中细流逶迤迂回,岸边草木淌绿滴翠,而这些风格各异的桥在茂密的草丛中或遮或掩,时隐时现。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遍布在澄城沟壑里的桥当然无法与都市里豪华气派的高楼建筑相媲美,但毕竟是一座座建筑物,也便有了艺术的韵致,加之有了河边绿草杂树的陪衬,这一座座桥更平添了几许生机,在高原深谷中静静地装扮出一处处建筑与山水相互交融的自然美景,就像山野村姑轻纱掩面便多了几分妩媚。所以,在遍地沟壑、干旱少雨的澄城,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迷人风韵,但却不乏小桥流水的动人情调。

桥,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谋求生存发展的结果。在澄城县王庄镇有一条河叫阴泉河,阴泉村和西社村分别居于河的东西两岸。很早时候,河水充沛,流量颇丰,夏秋季节常常涨溢,波翻浪卷,阻绝往来交通。清嘉庆年间,西社村有位名叫李文彦的长者,素有在河上架桥的想法,多次察看河边地势,谋划修筑石桥,但村里有的人认为河水蜿蜒,深不可测,如能建桥,前人早已建了;有的人担心修桥困难太大,费以千计,到头来半途而废,得不偿失。但李文彦不为人们的议论所动摇,决心建桥,并亲自找地方上一位做兵马指挥使的石上诊商议,石非常支持,并捐银1000两襄助。为了建好桥,李老汉顾不上料理家事,一心扑在建桥上。其间曾发生地震,又下大雨,河水不断上涨,尚未竣工的石桥岌岌可危,李老汉躺在桥上誓与桥共存亡。就这样夜以继日地辛勤操劳,历经3载建成长100米、宽4米、高24米的石拱桥。同治三年(1864)修补该桥时,请知县胡彬撰写碑文,胡念其“一时之功,实万世之利”,遂命桥名为“永庆桥”。时人李大麟曾撰《创修永庆石桥记》,其中言道:“是举也,经始于嘉庆十有八年,落成于二十一年。非西社耆老李文彦等倡之于前,众善士襄之于后,乌能创兹大役,而使卑者高、缺者完、坡且曲者直,荡荡平平,普美利于无穷也。名曰:永庆,不其然乎。”足见永庆桥的建成在当时影响之大、意义之非凡。1985年,永庆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90年代,为了保护永庆桥,在其紧南边新建了一座石拱桥以保证安全通行。历史如烟云散去,经千年沧桑,河水已几近干涸,而永庆桥依然陪伴着阴泉河两岸的花草树木,重复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吟唱,又似一位与世无争的沧桑老人在那里坐看风起云落、世事变迁。

在澄城古代桥梁中,还有一座比较有名的桥,就是位于尧头镇曹村西边洛河云灵峡上的三眼桥。古名为三娘桥,清乾隆年间更名为云灵桥,“桥下乱石排堆,旋者似螺,方者如蛙,颈长者似龟,妖怪离奇,不可名状”。洛河由此入澄后,各条河流汇入,水量剧增,惊涛骇浪,云灵桥不久被冲毁。1922年,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驻澄时,在形似有桥的三娘桥废址上,以河中巨石作桥墩,建起三孔石拱桥,遂改名三眼桥。1948年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炸毁中孔。次年4月27日,为了方便人民解放军西渡,又上劳1600人重新修复。1979年,国家才在旧桥址下方修建了跨径5米、长60米、高6米、负重60吨的新三眼桥。20世纪90年代后期,利用三眼桥地段河水流量大、水流急的优势,那里还建起了一座水电站。三眼桥本来就是澄城、白水、蒲城三县交通要道,加上水电站的建立,愈加使之不仅在交通和经济发展中地位突显,而且其横跨洛水之上的雄姿与水电站的建筑设施交相辉映,使这一段远离城镇的所在呈现出一派城市风光的亮丽色彩。

时间进入世纪交替的新时期,澄城的桥梁建设插上了科学技术的翅膀,得到质的飞跃。1996年和2001年澄城在横亘县城西、南两边的县西河和茨沟上,分别架起了高达73米和58米的连续刚构桥,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美词章变成了黄土高原上现实版的雄伟景象。特别是紧靠县城的西河大桥,把县北偏远乡镇到县城的行程缩短了3公里左右,也让坐落在西河谷底的西河村失去了曾经车水马龙的繁华。西河村那座历经数百年世事变迁的旧西河桥在日益破落中更显得西河大桥的高峻、雄伟和气势恢弘。据县志记载,西河桥古时为居民用树木搭建的简易桥,常被冲毁。清光绪年间修建滚水小石桥,不久亦被冲坏。1920年当地驻军创修建安桥,两年之后又被冲毁,再建普济桥。新中国成立后,专署先后拨出粮款,于1951年和1954年两次修补,直至1963年县政府才将其扩建成10多米宽、6米高、110米长的5孔石拱桥。经过40多年风雨剥蚀,桥上的护栏已经是断臂残肢,锈迹斑斑的钢筋在断裂的混凝土中裸露着,雨水一次次将桥两头坡崖上的泥土冲漫到桥面上,淹没了混凝土桥面的痕迹。如果没有两边残余的护栏,倒让人以为是一段乡村泥土路。只有桥的迎水立面和背水立面上“万岁”之类“文革”色彩极其浓厚的仿宋字体标语,经风历雨不减当年风采,依然醒目夺人。

西河大桥引线全长15公里,长428米,宽12米,最高桥墩达73米。据说是当时国内最高的公路连续刚构桥,当然更是澄城桥梁建设前所未有的创举。建成通车时,场面隆重热烈,锣鼓喧天,彩旗猎猎,时任陕西省长的程安东亲题桥名并光临剪彩,兄弟县市纷纷前来祝贺,兴高采烈的老百姓更是把桥头围得水泄不通。如今,热闹场面不再,而大桥依然风光无限,桥头上两座石狮目送着一辆辆大大小小的车辆风驰电掣,来来往往。信步桥上,清风拂面,视野开阔,西河深壑中河流、村庄、土丘、崖畔、小路、田畴尽收眼底。有车驶过,脚下悠悠震颤,恍如驾云腾空。只可惜了破旧的西河桥上,没有了昔日车辆络绎不绝的热闹,却成了县城人休闲散步的去处。清晨和傍晚,在装修考究的楼房里待闷了的城里人三三两两地沿着西河村通往县城的新修水泥路来到西河桥上,伸伸臂,弯弯腰,欣赏不远处高高耸立的西河大桥用它矫健的身姿雄浑地演绎横平竖直的几何美感,又如天桥一般在晨雾晚霾中给人以如临仙境的美好幻觉。历史以另一种方式给了西河桥真诚的慰藉,让它虽破败但不至于寂寞,虽被遗弃但不至于被遗忘。

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不只是西河桥和西河大桥,澄城的每一座桥都在见证着、记录着澄城发展和进步的历程;也不只是一座座现实的桥在联结着澄城的昨天和今天,更有40万“澄城老哥”们用勤劳、朴实铸就的创新、奋进之桥,承载着澄城不断地从今天走向明天,从历史走向未来。

 

 


上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黄河文化------抽黄工程惠澄城》
下一篇:市侨联开展2022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走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