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大荔沙苑考说》

发布日期:2023-05-10 10:09:17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

陕西省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陕西省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大荔沙苑考说

/吴胜利

 

    大荔沙苑东起黄河西岸,南临渭河之北,北界洛水之南,西延临渭区境。鸟瞰整个沙苑区域,整体呈东西长,南北宽带状分布,囊括了大荔县沙底、西寨、韦林、石槽、官池、八鱼、下寨、苏村、张家等乡镇,西贯于临渭区交斜、孝义。沙苑总占地面积400余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沙丘地貌类型,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沙漠地貌景观。系统地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形成的条件以及生成的时间,无疑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中华文明史》章节及朝邑贤人李自反的著作都提到过,尧舜时期天下洪水泛滥,尧舜心系天下苍生安危而去治水。当时大荔沙苑之南的潼关有终南、中条两山相连,关口闭塞,水无出路,此地则是一处大盆地,汇黄河、洛河、渭河之急流挟沙而下,沉淀在这里。大禹采用了“泄洪之法”,由潼关开一缺口,导水而下,东归黄河,苑区与这里便留下了大量积沙。
    据《史记·夏本纪》和《史前至秦汉史》记载:鲧治洪,不得生克之法,历九载水害依然。禹以为训,随之发明“准”(水准器)、“绳”(丈量用具)、“规”(画圆)、“矩”(定平,测长、高、深)。与水工陆行車,水行舟,泥行撬,山行檋(ju,带铁钉的鞋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他们路过家门而不入,凿山导水而入海,方才保住一方民生。
  地质勘查资料表明,沙苑区域在地貌单元上属于上古时期(地质年代划分为全新世)洛河、渭河交汇的冲积三角洲,这一点与文史资料和李先生描述基本相附。由于河水冲积作用,形成了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河漫滩。漫滩之下地层结构以粘性土、粉土和沙层相互交替。区域性水位相对埋藏较浅,季节升降幅度较大。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之处,以及渭河北岸的一级阶地,之前曾遗留了许许多多的沼泽,湖泊之地,当地人把它们称之为“池子”,遗存下来的“马子池”今天面积也在1500亩以上。
  冲积三角洲,在这里形成的河漫滩时代久远。当洛河归北,渭河南移,受干旱,季风,台风的影响,加上湿地植被的破坏,裸露在外的沙粒被风力吹移,逐渐填充了这些槽谷之地,形成了以新月形为主要形态的沙丘和沙丘链。
  经对沙丘的颗粒直径进行室内筛分法试验分析,沙粒平均粒径0.075毫米,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85%。按国家规范《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可将沙丘的沙粒划分到粉、细沙范畴。正是由于粉沙、细沙的单体体积小,重量轻,极易受风力作用而移动,因此被堆积成丘。
  这些沙丘形状大多数东西较长,南北略宽,成新月形型、链条型、宽带型形状分布。横断面纹理明显清晰,呈层叠状发育。根据以上诸多特性可以判定,堆积作用是受到了东、东南、东北风外力多次长时间层积而成。
  综上所述,大荔沙苑形成的原因是:黄河、洛河、渭河冲积形成的沙漫滩,在风力作用下被吹移、堆积,形成了大面积的沙丘和沙丘链。
  沙苑内的沙丘成因久远,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面积超过了400平方公里。如此大的内陆沙漠,绝非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形成。
  大荔猿人是在洛河阶地的砂砾层中被发现的,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约15~20万年。沙苑境内也多次发现中石器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过的遗迹,这些都足以证明这一区域人文历史的久远。
  仓颉造字大约四千多年,距今久远。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期,从起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刻写在甲骨、兽骨上的主要内容是记载统治者的祭祀、征战、狩猎、占卜。之后相继出现了金文,金文指的是在金属礼器上刻画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内容也多是些祭典、征战、契约之类,成于商代的中晚期,多见于周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书写更加规范,变得更加通俗,对于事件的记录相对丰富多样。换句话说,商周记事较为单一简要,春秋以后变得丰华细致。周代中页以后便诞生出各种传、记、礼和文学作品。
  单从对于沙苑风沙描述的资料来看,商周时期几乎难以找到。在后来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以汉、宋、明代的记述较为多见,但大多是加参在对事件的记录上。这些资料表明在战国末年以后,由于战事频繁,随意火烧,肆意砍伐,沙苑这里植被遭遇严重破坏。“日昏黄,沙弥天”描述的就是当时“沙尘暴”的景象。
  汉高祖元年(前206)曾在今天大荔与临渭区交界处的来化塔位置建立了莲勺县城,县治隶属左冯翊郡(治所在大荔县)。时隔811年之后,到了隋大业元年(605)莲勺县废止。而废弃莲勺县的原因,根据文史资料分析,既不是因为境内“生盗”,也不是县郡改制变更,究其根本是因为“飞沙压境,淹没庄田”,县城被流沙蚕食,不具备在此设县的条件。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地大震焉,前塔(来化塔)崩倒,当斯叶也,镇风解龙,飞沙压镇,五尺之童,无不惊骇……”描述的是来化塔当时受华州大地震所倒毁与狂风沙暴的惨烈景象。来化塔也叫庆安寺塔,在塔身一层卷门顶嵌有“镇风宝塔”石刻。镇风宝塔的“镇风”二字怎样去理解,镇的又是哪来之风?当然是指由黄河、洛河、渭河东来掀起的飞沙之风了。在来化本地也一直有“……东天生邪云,大若盘,瞬间蔽日,沙满天……”的传记。
  镇风宝塔上溯到宋代的天禧年间《庆安寺重修宝塔记》载:“夫上古设塔时,左有洛水,右驿柳林,于是望景观卜,而竖塔于此……”这里的“上古”当然是指宋天禧年间以前到汉代之事了,同时也佐证了庆安寺塔历史的久远与当地风貌的变迁。
  由明代再向后查看,清代至上世纪初有关大荔风沙的记录和描述,变得更加切切。大荔古称同州,同州人大多数都曾记得“东海滩”“西海滩”等这些沙苑之间古老的地名和村名。“起于赵渡,尾(yi)于孝义”言传的则是沙苑的范围形态。
  纵观历史见闻,综合分析定论:自战国之末,经历史上的各个时期,这里都曾经历了无数次风沙之灾。尤其是由两晋到隋朝之初,关中大旱频繁,洛、渭河流经常枯竭,风起沙移,加快了沙苑的形成。
  今天大荔—华阴公路以东,曾经存在过林湖相依,草木茂盛的美好景象。历来被各朝各代当作最理想的牧马场所,但就是因为风沙的缘故,昔日这些美景被移沙淹没。沙粒随风而动,填充了槽谷,堆积成了一道又一道的沙丘梁子。
  春秋时,沙苑是秦晋纷争之地,秦穆公曾与晋惠公盟于沙苑王城;战国时,秦孝公颁布“垦草令”,沙苑农业日渐兴盛;秦汉时,沙苑还有“渭川千亩竹”之说;隋初,在沙苑置羊监,建永丰仓,隋炀帝还在洛水两岸筑“看花台”;唐代曾建有沙苑城,设沙苑监,唐玄宗引洛水“通灵陂”“堰黄河”;“马绕三重水,雁徊九道梁。”传说是寇准任同州刺史时对沙苑的咏唱。由于这里地理环境与蒙古大草原极为相似,也曾成为蒙古族的拜姓迁徙地。《陕西通史》载:“……拜笃麟奉命由河北涿州迁居大荔沙苑至今。”位置在今天大荔县的官池镇。
  如今的大荔沙苑自然生态得以保护和利用,美丽的沙苑依托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文化,成了人们休闲度假,娱乐放松的好去处。

原载《渭南日报》

 


上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下河西遗址》
下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山地水街——潼关水坡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