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黄河沙苑贡茶“沙苑子”

发布日期:2020-12-22 14:43:56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七

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黄河沙苑贡茶“沙苑子”

---“同州吉利茶”史话

陕西大荔  宋晓勤 王小伟

百里周垣抱曲隄,青青丰草映回溪,不知天今何处,惟见春风长蒺藜。许孙荃一首《沙苑》,寥寥诗语刻画大唐御苑沙苑之美,蒺藜之盛。而在故宫博物院的展陈的清道光二年三月清宫贡品清单中,真实的记载了“陕西巡抚端阳贡”“吉利茶”;吴振棫《养吉斋从录》各省例进贡品清中又详实的登录了“陕甘总督年节贡”“同州吉利茶”……这些为沙苑、蒺藜“同州吉利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穿越史海,品鉴史册,撩起她们的面纱,解读其中的神奇。

“吉利茶”之源---沙苑

 《新唐书》载:“沙苑之上贡有靴、芑(枸杞)、茨(蒺藜)、龙沙(麻黄)、凝水石(?)”《宋史》载:“同州监沙苑,其贡有白蒺藜、生地黄。”《同州府志》载:“沙苑在县洛渭之间,亦名沙海、沙泽,其中盆起者曰沙阜。”沙苑,位于大荔县洛、渭河之间,东西长八十里,南北宽三十里。沙苑自古就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出土有距今20万年的早期的智人“大荔人”;出土有中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沙苑文化”,佐证了沙苑原始农业的萌芽;唐尧时原始农业与手工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春秋时,沙苑是秦晋纷争之地,秦穆公曾与晋惠公盟于沙苑王城;秦汉时,沙苑是“渭川千亩竹”;战国时,秦孝公颁布“垦草令”,沙苑农业日渐兴盛;隋统一后,在沙苑置羊监,建永丰仓,隋炀帝在洛水两岸筑“看花台”;盛唐时是沙苑鼎盛之时,建沙苑城,设沙苑监,唐玄宗时引洛水灌溉“通灵陂”、“堰黄河”;清时,大荔知县周铭旂曾于沙苑一带推行两年三熟耕作制度,一直沿用到1949年前后。长期以来,沙苑人民求生存、谋发展,勤劳简朴精耕细作,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光彩厚重的沙苑农业文化,培育出了丰富物产,创造了许多驰誉全国的上名优产品,正如《新唐书》记载,沙苑的”(毛皮)、蒺藜等为唐后历代贡品。

“吉利茶”之本---同蒺藜

明李楷有《蒺藜子别传》曰:子苑产,亦名蒺藜,然不刺人,功于人者甚繁,故天下皆知苑之有子也。状质性具详本草》。巨者能起衰,益聪明即不以药试作汤服之辄得效然弗得其宜则不见用夫豆藜子之拙哉花外诸族率让之,故知子者必其里云或曰子故非白而玄者也,奚以白李子曰知其白守其黑。(民国李自反《沙苑志》杂俎)说的是:藜子出产在沙苑,也叫蒺藜。然而不仅不刺人,反倒对人类有很多益处,所以天下都知道沙苑有藜子。它的形状、性质都在《本草》中有很详细的记载。它比较大的功用,是能够延缓衰老,使人耳聪目明。即使不把它当药用,试着将它泡汤喝,常常就有效果。然而如果用得不适当,作用就得不到发挥。难道是子笨拙无用吗?其他野草都礼让它,所以要了解它必向它的产地咨询。或许有人会问:“您本来不是白色的而是黑色的,怎么会变白?”黎子回答说:“因为知道自己的本质是白的,所以宁可暂时保持自己的黑。”

《大荔县志》(熊兆麟)载:大荔之白蒺藜,自唐时己入贡;《元和志》,同州贡白蒺藜子,其蔓引长如刺蒺藜而茎叶各异,紫花结荚,长寸许,荚内实大如芝麻,《本草纲目》云,状如羊肾,而色碧绿,些沙苑蒺藜子之殊於他处蒺藜子也 

《大荔县志》贺云鸿载:白蒺藜旧志引,蔓如刺蒺藜,而茎叶异,紫花结荚,实大於蚕种,肾形、碧绿色。《名医别录》,冯翊别泽(沙苑)或道旁。《本草》,白蒺藜生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绿叶细,七月开花,红紫色,九月结实作荚,子绵布沙上。《宋史》地里志,同州定国军贡。《本草义》,蒺藜有二等,一等杜蒺藜;一等白蒺藜,出同州,子如羊内肾,大如黍粒。《本草纲目》,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如芝麻,状如羊肾,而蒂绿色,沙苑蒺藜以此分别。《通志》,蔓生子,有三角,沙苑最多。(清贺云鸿《大荔县志》卷五)

沙苑子原以藜子、白蒺藜、同蒺藜、沙苑蒺藜、吉利子等名称见载于古代本草中。正如《本草图经》说:“又一种白蒺藜,生长在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路旁也有生长。绿叶细蔓,绵布沙上。七月开花,黄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结实,象豆荚一样,便可以采摘。果实味甘甜而微腥,绿褐色,与蚕种子差不多大。”李时珍《本草纲目前》说:“其白蒺藜结荚长一寸多,内子大如芝麻,形状象羊内肾而带绿色,人称沙苑蒺藜。”据本草图文考证,与现今药用沙苑子相符。

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悉数院内展陈的清贡品清单,清代贡茶,陕西有兩种:一是兴安州(即安康)毛尖茶与同州(即大荔)吉利茶。吉利茶即“蒺藜茶”,唐代就有,产于大荔沙苑。从清中期宫廷茶叶贡品清单可见:清代陕西巡抚端阳进贡:百合粉三匣、薏仁米三匣、吉利茶九瓶……陕西巡抚年贡:吉利茶五瓶、百合粉五匣……陕甘总督端阳进贡:兰州挂面五箱、同州吉利茶五瓶……陕甘总督年贡:同州羊皮、同州吉利茶三瓶……其中吉利茶都是少不了的。

吉利茶”之奇---“沙苑子”

《通鉴辑要》记载隋时“同蒺藜”在大荔道路、河边所皆有,至唐遂以沙苑子称著

“同蒺藜”缘何唐遂以沙苑子称著”,有段美丽的的传说在流传至今。相传唐玄宗之女长乐公主自幼多病,身材弱小,食众多贵重药,仍无济于事,经常住在华清宫养病。“安史之乱” 时,安禄山率兵攻破潼关,兵至临潼,长乐公主梦中惊醒,忙与奶妈策马连夜逃奔沙苑监(今天沙苑一带),被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收留。老人复姓东方名亮,精通医道,人称“真人”,在沙苑培育了一种草药叫“沙苑子”用它泡茶,能滋身健体,医先天之不足;防疾治病,治后天之所伤。真人对公主视如亲生,百般爱护,让女儿莫愁经常用沙苑子泡茶给她喝。天长日久,长乐公主的身体竟然越来越好。转眼间过了二、三年,唐朝军队收复了长安城,太子李亨继承王位称肃宗,得知公主下落,立即派人接公主回宫。公主挥泪与东方真人告别。临走时,东方真人送给公主一个葫芦,告诉她里边装的就是她平日采来的沙苑蒺藜,让她带回去,每日取三之五钱泡茶喝,可永保身体健康。回到宫中,宫娥们见到公主,个个不胜惊异,原来体弱多病的公主,头耸乌云,面若桃花。肃宗闻知此事,便召见公主,公主呈上蒺藜,并详细地说了蒺藜的妙用。肃宗听后,将信将疑,一连试用了半月,果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精神倍增,得知此药之神奇,于是命饮差下诏同州府进贡沙苑子,供宫中享用,此药也因此得名“沙苑子”。

据中医讲,沙苑子是一味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的滋补良药,有延缓衰老,补肾固精 益肝明目,强腰健骨、滋润肌肤等功效,如服用沙苑子,不但可改善肾阳虚症状,焕发青春活力,亦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乌发美发等作用。自明、清以来,大荔人习惯在河边、地头种植沙苑子。经商或外出走亲访友常以“同蒺藜”一包相赠,“欲知相思意,遥寄同蒺藜”。更有东南亚华侨将“沙苑子”当作拜年礼或新婚贺礼,每包一斤,红纸金字封面,上书:“同州蒺藜”。后由于战乱水旱等因素,森林植被破坏几尽,沙苑子产量也随之每况愈下。

沙苑子之兴---“大唐贡茶”

1950年大荔县成立“沙苑造林局”,在沙苑地区广植树木,基本控制了风沙,恢复了植被,沙苑子生产也有所恢复。90年代初期,人们对沙苑子的功效和美丽的传说有了新的认识,大荔县在沙苑和黄河滩一代种植沙苑子就有亩,大荔县药材公司指导发展种植沙苑子,引进了加工设备,在陕西首家生产出沙苑子“大唐贡茶”,这种具有一定药效和保健作用的“大唐贡茶”喝起来有种豆香甜味、口感极好,当年在市场销售走俏畅销到省内外大荔乳品厂利用沙苑子配制的“沙苑子奶粉”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的最佳保健品,一度畅销全国沙苑子市场

沙苑子---“再进京”

如今,欣逢盛世的沙苑人民,用辛勤和智慧让这片神奇的土地焕发新颜。大荔县委、县政府依托沙苑文化底蕴,沙苑子美丽的传说等历史典故,着力于沙苑子的开发,倡导“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户和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建成了沙苑子种植、加工、仓储、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开发公司,研发出唐苑贡品吉利茶系列旅游产品,走出“公司+旅游+互联网”发展的新路子。2019年8月10日,在北京举办大荔农特产品全球推介会上,神奇“沙苑子茶”再进京,吸引了不少群众。盛唐和清代为皇帝的贡品“同州吉利茶”名扬全国,唐苑贡品吉利茶系列旅游产品为“旅游旺县”注入了新的活力。真可谓:“又见同州春事嘉,风拂倩影满街花。沿河百里冬枣翠,沙苑长生清贡茶”……

上一篇:渭南黄河文化与历史文献
下一篇:黄河天晓照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