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名 称: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 址:三贤路北段渭南市民综合服务心东配楼412
电 话:(0913)2933539
邮 箱:weinanql@163.com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渭南老城墙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3-10-16 10:19:35   来源:>

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系列之

渭南市政协文史港澳台侨委员会

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渭南老城墙的故事

/田晓强

 

    老人回忆说,那时候渭南老城墙称七里城,上面可以跑马车。后来因年久失修,土城墙上树木丛生,每到夏天,绿荫处处、鸟鸣蝉叫,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随着岁月的流转,老城墙早已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目前,老城墙仅有的两处残存,在千变万化的时代中,依然用其不变的色彩,向世人诉说着它的风雨沧桑。

隋大业九年(613年),在湭河以东今老城地址,修

筑了新城池,成为现在渭南老城的肇始。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元帅阔廊将渭南城向东开拓二百三十五步。 明洪武初年,县丞吴云将城池四周开扩到七里,建造东西城门四座,分别为东门“拱华”,西门“望秦”,南门“通塬”,北门“临渭”。 同时,在东西城门上各建城楼一座。 嘉靖中期,知县梁沂又增建花门楼。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大地震中,渭南城墙门楼倒塌,有的城门还陷入地下。翌年,知县李希雒重建渭南城墙,西北维持原址不变,城墙向东、向南各阔十丈,北自涌泉以东阔四丈,建东、西、北三座城门,墙高二十七尺,护城河深十五尺。

隆庆元年(1567年),崔延武整修了南面城墙和城门,并建造了飞楼。 因为地震后不久,当时人力、财力有限,对于城墙修建只是初步恢复,城墙坚固程度不高,又接连遇到多次余震,不久渭南城就发生了多处坍塌。 隆庆二年,总督侍郎王崇古、巡抚张祉督修州县城池,具体由兵备副使范懋和负责督查落实。 范懋和来到渭南,制定了重修城池方案,预算所需工役及工程费用。

隆庆三年,在知县梁许的组织下,渭南县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池改建工程。渭南人薛腾蛟《重修县城记》记载了当时的盛况:知县梁君许乃布令鸠工,用田赋,出夫万人,立百夫长百人隶之。这次渭南城墙重修始于隆庆三年八月,竣工于隆庆五年二月。重修后的渭南城墙高三丈,城墙基底宽四丈,墙顶宽两丈,并用砖包砌城垛。护城河宽一丈五尺,新增角楼四个、敌台十二个。同时,重新整修城门,新易四城门,东门称“望华”、西门称“襟湭”、南门称“抱丰”、北门称“带渭”。 城墙周长七里三百二十四步(约3.15公里)。

隆庆三年整修后的渭南城墙,薛腾蛟称之为“雄伟险固,屹然关中之巨防也”。 此后数次修补,都是在隆庆重修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抱丰楼倒塌,明知县徐吉重加以修补。 清顺治知县尚九迁、康熙知县孙熿、黄培相继补修城墙。 雍正三年,朱嘉耀补修东西二城,没有修成就离任。 雍正七年岳冠华继续补修,给东西二城门增加瓮城,并给城门口新添置吊桥。所谓的瓮城,就是为了避免城门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便在城门外侧添筑一道城墙,形成一区面积不大的防御性附郭。瓮城者,顾名思义,一旦敌人进入此处,就会遭到四面围攻,犹如瓮中之鳖。但是这些工程都是中小规模的补修,隆庆整修才是奠定渭南城池的基础工程

另一次大的整修是在光绪十一年(1872年),主要缘于太平军西征军对渭南城墙的破坏。同治元年(1862年)年初,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奉命西征。他带领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祜王蓝成春等将领,四月进入陕西境内。 二十二日经良田坡,进占县城东南塬头。太平军居高临下,可察看城内虚实。进攻令下,火炮齐发,损毁一半渭南城墙。 二十三日,太平军破县城,不久后又撤军离去。光绪六年,知县陶森林集资补修。知县黄传绅修补损毁城墙城垛,并以砖砌护,补修长度达一千三百四十丈。其中,炮楼、奎星楼和四城门楼所需款项,皆由官绅捐助集资。

光绪二十年,渭南知县樊增祥发现县城东南角为险峻之地,指出其“逼近东塬,上塬以望,城在釜底,同治年间,发逆破城,以其县踞东塬也”。 经报省府同意,他在渭南城东南角塬上筑二座炮台,互为犄角,以护卫渭南县城。

清朝灭亡后,民国以来就没人专门去维护城墙。 一九四九年五月渭南解放,老城东西两面城墙门楼,因倾斜出现裂缝影响交通,被先后拆除。此后因为城墙年久失修,危及安全,加上许多居民打墙建房,就到老城墙取土等原因,城墙逐渐被拆除殆尽,所剩寥寥无几。目前老城墙仅有二处残存。其中北门巷中部一处即北门处城址长七到十米,基宽十二米,顶宽十米,残高十一米,城墙内壁南北向砖砌拱形城门。券门宽四米,高四米。墙体做法为五顺一丁,收分约1米;另一处在林机厂后院即城墙东南角,宽约八米,高约十米。

随着时光的流逝,渭南老城墙已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代替,但它所历经的沧桑劫难、承载的厚重文化,却不会被掩埋于历史的长河,永远保存在一代又一代渭南人的记忆深处。

 


上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华州大明孙堡的千年传说》
下一篇:讲好黄河故事系列之《风陵渡---最著名的黄河渡口》